词牌 菩萨蛮 介绍
《菩萨蛮》,原为唐教坊曲名,《宋史·乐志》、《尊前集》、《金奁集》并入“中吕宫”,《张子野词》作“中吕调”。 其调原出外来舞曲,输入在公元八四七年以后。但开元时人崔令钦所著《教坊记》中已有此曲名,可能这种舞队前后不止一次输入中国。为词调中之最古者,属小令,共四十四字,以五七言组成;通篇两句一韵,凡四易韵,前后片各两仄韵,两平韵,平仄递转。第一、二句即为七言仄句。第三句为仄起之五言句,换用平韵。第四句为五言拗句。后半第一句为平起仄韵之五言句。第二句为仄起仄韵之五言句。第三、四句与前半第三四句同。情调由紧促转低沉,历来名作最多。作者 韦庄(836年─910年),字端己,杜陵(今中国陕西省长安市附近)人,诗人韦应物的四代孙,唐朝花间派词人,词风清丽,有《浣花词》流传。曾任前蜀宰相,谥文靖。 唐初宰相韦见素后人,少孤贫力学,才敏过人。为人疏旷不拘,任性自用。广明元年(880)四十五岁,在长安应举,正值黄巢军攻入长安,遂陷于战乱,与弟妹失散。中和二年(882)始离长安赴洛阳。中和三年(883)春,四十八岁作《秦妇吟》。不久避战乱去到江南,五十八岁回到长安,一心想要应试,以伸展其治国平天下之抱负。乾宁元年(894)五十九岁登进士第,授校书郎。乾宁四年(897),时年六十二岁,被“宣谕和协使”李洵聘为书记,同至西川,结识了西川节度使王建,回长安后,改任左补阙。天复元年(901)六十六岁,应王建之聘入川为掌书记。天祐四年(907),朱温篡唐。唐亡,力劝王建称帝,王建为前蜀皇帝后,任命他为宰相,蜀之开国制度多出其手,后终身仕蜀,官至吏部侍郎兼平章事。七十五岁卒于成都花林坊。
词牌来源
唐苏鹗《杜阳杂编》:“大中(公元847-859年)初,女蛮国贡双龙犀,明霞锦,其国人危髻金冠,缨络被体,故谓之‘菩萨蛮’。当时倡优,遂歌《菩萨蛮曲》,文士亦往往效其词。”(见《词谱》卷五引)《唐音癸签》、《南部新书》略同。又《北梦琐言》:“宣宗爱唱《菩萨蛮》词,令狐丞相假飞卿所撰密进之,戒以勿泄。” 所谓“菩萨蛮”,是波斯语Mussulman或其讹形Bussurman的译音,意为伊斯兰教徒(穆斯林)。当时教坊,谱作曲词,遂为词名。后杨升庵改蛮为鬘,失其本矣。后人又名为《重叠金》、《子夜歌》、《花间意》、《巫山一片云》等,非特于词名来源无涉,且《子夜歌》另有正调,而《巫山一片云》更易与别调《巫山一段云》相混,殊属无取。大意就是公元847-859年初,女蛮国的人来访,一个个都穿戴华丽,让人感觉宛如菩萨,所以称为“菩萨蛮”
词牌格律
⊙○⊙●○○▲
⊙○⊙●○○▲
⊙●⊙○△
⊙○○●△
⊙○○●▲
⊙●⊙○▲
⊙●●○△
⊙○⊙●△
(○平●仄△平韵▲仄韵⊙可平可仄)
中平中仄平平仄韵
中平中仄平平仄韵
中仄中平平韵
中平平仄平韵
中平平仄仄韵
中仄中平仄韵
中仄仄平平韵
中平中仄平韵
(可平可仄简写“中”)
-
菩萨蛮·暑庭消尽风鸣树
——程垓 -
菩萨蛮·小窗荫绿清无暑
——程垓 -
菩萨蛮·夜来花底莺饶舌
——程垓 -
菩萨蛮·罗衫乍试寒犹怯
——程垓 -
菩萨蛮·山头翠树调莺舌
——程垓 -
菩萨蛮·平芜冉冉连云绿
——程垓 -
菩萨蛮·画桥拍拍春江绿
——程垓 -
菩萨蛮·春回绿野烟光薄
——程垓 -
菩萨蛮·和风暖日西郊路
——程垓 -
菩萨蛮·霜风渐入龙香被
——周密 -
菩萨蛮·宝薰拂拂浓如雾
——周紫芝 -
菩萨蛮·风头不定云来去
——周紫芝 -
菩萨蛮·翠蛾懒画妆痕浅
——周紫芝 -
菩萨蛮·朝来一陈狂风雨
——蔡伸 -
菩萨蛮·双双紫燕来华屋
——蔡伸 -
菩萨蛮·金铺半掩银瞻满
——蔡伸 -
菩萨蛮·鸣茄叠鼓催双桨
——蔡伸 -
菩萨蛮·当时携手今千里
——蔡伸 -
菩萨蛮·飞英不向枝头住
——蔡伸 -
菩萨蛮·杏花零落清明雨
——蔡伸 -
菩萨蛮·鸳鸯枕上云堆绿
——蔡伸 -
菩萨蛮·袜儿窄剪鞋儿小
——向子諲 -
菩萨蛮·娟娟明月如霜白
——向子諲 -
菩萨蛮·鸳鸯翡翠同心侣
——向子諲 -
菩萨蛮·天仙醉把真珠掷
——向子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