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牌 菩萨蛮 介绍
《菩萨蛮》,原为唐教坊曲名,《宋史·乐志》、《尊前集》、《金奁集》并入“中吕宫”,《张子野词》作“中吕调”。 其调原出外来舞曲,输入在公元八四七年以后。但开元时人崔令钦所著《教坊记》中已有此曲名,可能这种舞队前后不止一次输入中国。为词调中之最古者,属小令,共四十四字,以五七言组成;通篇两句一韵,凡四易韵,前后片各两仄韵,两平韵,平仄递转。第一、二句即为七言仄句。第三句为仄起之五言句,换用平韵。第四句为五言拗句。后半第一句为平起仄韵之五言句。第二句为仄起仄韵之五言句。第三、四句与前半第三四句同。情调由紧促转低沉,历来名作最多。作者 韦庄(836年─910年),字端己,杜陵(今中国陕西省长安市附近)人,诗人韦应物的四代孙,唐朝花间派词人,词风清丽,有《浣花词》流传。曾任前蜀宰相,谥文靖。 唐初宰相韦见素后人,少孤贫力学,才敏过人。为人疏旷不拘,任性自用。广明元年(880)四十五岁,在长安应举,正值黄巢军攻入长安,遂陷于战乱,与弟妹失散。中和二年(882)始离长安赴洛阳。中和三年(883)春,四十八岁作《秦妇吟》。不久避战乱去到江南,五十八岁回到长安,一心想要应试,以伸展其治国平天下之抱负。乾宁元年(894)五十九岁登进士第,授校书郎。乾宁四年(897),时年六十二岁,被“宣谕和协使”李洵聘为书记,同至西川,结识了西川节度使王建,回长安后,改任左补阙。天复元年(901)六十六岁,应王建之聘入川为掌书记。天祐四年(907),朱温篡唐。唐亡,力劝王建称帝,王建为前蜀皇帝后,任命他为宰相,蜀之开国制度多出其手,后终身仕蜀,官至吏部侍郎兼平章事。七十五岁卒于成都花林坊。
词牌来源
唐苏鹗《杜阳杂编》:“大中(公元847-859年)初,女蛮国贡双龙犀,明霞锦,其国人危髻金冠,缨络被体,故谓之‘菩萨蛮’。当时倡优,遂歌《菩萨蛮曲》,文士亦往往效其词。”(见《词谱》卷五引)《唐音癸签》、《南部新书》略同。又《北梦琐言》:“宣宗爱唱《菩萨蛮》词,令狐丞相假飞卿所撰密进之,戒以勿泄。” 所谓“菩萨蛮”,是波斯语Mussulman或其讹形Bussurman的译音,意为伊斯兰教徒(穆斯林)。当时教坊,谱作曲词,遂为词名。后杨升庵改蛮为鬘,失其本矣。后人又名为《重叠金》、《子夜歌》、《花间意》、《巫山一片云》等,非特于词名来源无涉,且《子夜歌》另有正调,而《巫山一片云》更易与别调《巫山一段云》相混,殊属无取。大意就是公元847-859年初,女蛮国的人来访,一个个都穿戴华丽,让人感觉宛如菩萨,所以称为“菩萨蛮”
词牌格律
⊙○⊙●○○▲
⊙○⊙●○○▲
⊙●⊙○△
⊙○○●△
⊙○○●▲
⊙●⊙○▲
⊙●●○△
⊙○⊙●△
(○平●仄△平韵▲仄韵⊙可平可仄)
中平中仄平平仄韵
中平中仄平平仄韵
中仄中平平韵
中平平仄平韵
中平平仄仄韵
中仄中平仄韵
中仄仄平平韵
中平中仄平韵
(可平可仄简写“中”)
-
菩萨蛮·杜鹃只管催归去
——李处全 -
菩萨蛮·谁能画取沙边雨
——祖可 -
菩萨蛮·西风簌簌低红叶
——祖可 -
菩萨蛮·丝丝杨柳莺声近
——楼枎 -
菩萨蛮·淡黄斜日留汀草
——曾原一 -
菩萨蛮·画船横绝湖波练
——汤思退 -
菩萨蛮·春风春雨花经眼
——谢明远 -
菩萨蛮·楼头上有三通鼓
——孙洙 -
菩萨蛮·去年曾祝夫人寿
——高子芳 -
菩萨蛮·酴醿浴罢温香玉
——朱子厚 -
菩萨蛮·东风忽骤无人见
——张桂 -
菩萨蛮·柳丝轻颺黄金缕
——史介翁 -
菩萨蛮·卖饧天气箫声软
——郭□□ -
菩萨蛮·天正朔旦开新历
——王绍 -
菩萨蛮·吴波深处波声急
——王去疾 -
菩萨蛮·晴云低蘸湖光湿
——芮辉 -
菩萨蛮·一声羌管吹呜咽
——孙舣 -
菩萨蛮·薰沈刻蜡工夫巧
——李邦献 -
菩萨蛮·一枝绛蜡香梅软
——李元卓 -
菩萨蛮·画船搥鼓催君去
——舒亶 -
菩萨蛮·疏英乍蕾馀寒浅
——舒亶 -
菩萨蛮·忆曾把酒赏红翠
——舒亶 -
菩萨蛮·绿窗酒醒春如梦
——舒亶 -
菩萨蛮·香波绿暖浮鹦鹉
——舒亶 -
菩萨蛮·江梅未放枝头结
——舒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