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nu Search
 
 
 
 

郊庙歌辞·祭汾阴乐章·太和

作者:王晙
《郊庙歌辞·祭汾阴乐章·太和》原文
於穆圣皇,六叶重光。太原刻颂,后土疏场。
宝鼎呈符,歊云孕祥。礼乐备矣,降福穰穰。
《郊庙歌辞·祭汾阴乐章·太和》繁体翻译
於穆聖皇,六葉重光。太原刻頌,後土疏場。
寶鼎呈符,歊雲孕祥。禮樂備矣,降福穰穰。

相关赏析

高适 (700年—765年) ,汉族。唐代边塞诗人。字达夫、仲武,景县(今河北省衡水)人,居住在宋中(今河南商丘一带)。少孤贫,爱交游,有游侠之风,并以建功立业自期。20岁西游长安,功名未就而返。开元20年去蓟北,体验了边塞生活。后漫游梁、宋。天宝三载,与李、杜同游梁园,结下亲密友谊,成为文坛佳话。天宝八载(749年),经睢阳太守张九皋推荐,50岁应举中第,授封丘尉。十一载,因不忍“鞭挞黎庶”和不甘“拜迎官长”而辞官,又一次到长安。次年入陇右、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,为掌书记。这是他生活的转折点,以后仕途遂顺,创作渐稀。安史之乱后,曾任淮南节度使、彭州刺史、蜀州刺史、剑南节度使等职,官至渤海县侯终散常侍,世称“高常侍”。 有《高常侍集》等传世。永泰元年(765年)卒,终年65岁,赠礼部尚书,谥号忠。高适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,与岑参并称“高岑”。笔力雄健,气势奔放,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、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。早年曾游历长安,后到过蓟门、卢龙一带,寻求进身之路,都没有成功。开封禹王台五贤祠即专为高适、李白、杜甫、何景明、李梦阳而立。后人又把高适、岑参、王昌龄、王之涣和称“边塞四诗人”。   高适 (700年—765年) ,汉族。唐代边塞诗人。字达夫、仲武,景县(今河北省衡水)人,居住在宋中(今河南商丘一带)。少孤贫,爱交游,有游侠之风,并以建功立业自期。20岁西游长安,功名未就而返。开元20年去蓟北,体验了边塞生活。后漫游梁、宋。天宝三载,与李、杜同游梁园,结下亲密友谊,成为文坛佳话。天宝八载(749年),经睢阳太守张九皋推荐,50岁应举中第,授封丘尉。十一载,因不忍“鞭挞黎庶”和不甘“拜迎官长”而辞官,又一次到长安。次年入陇右、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,为掌书记。这是他生活的转折点,以后仕途遂顺,创作渐稀。安史之乱后,曾任淮南节度使、彭州刺史、蜀州刺史、剑南节度使等职,官至渤海县侯终散常侍,世称“高常侍”。 有《高常侍集》等传世。永泰元年(765年)卒,终年65岁,赠礼部尚书,谥号忠。高适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,与岑参并称“高岑”。笔力雄健,气势奔放,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、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。早年曾游历长安,后到过蓟门、卢龙一带,寻求进身之路,都没有成功。开封禹王台五贤祠即专为高适、李白、杜甫、何景明、李梦阳而立。后人又把高适、岑参、王昌龄、王之涣和称“边塞四诗人”。

本页内容整理自网络(或由匿名网友上传),原作者已无法考证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,同时感谢原作者为此所作的付出。

作者介绍

王晙 王晙(653~732.9.2),沧州景城人(今河北省沧县崔尔庄镇景城村),后徙居河南府陕州洛阳县(今河南省洛阳市)。出生于官宦世家,祖父王有方,官至岷州(今甘肃省岷县)刺史;父亲王行果,为长安尉,时颇有名气。自幼父母又亡,由祖父王有方抚养成人。少年好学,为人豪旷,不乐为衔检事。高宗咸亨三年20岁时擢明经第,调清苑尉,历官殿中侍御史,出为渭南尉,授桂州都督,累迁太仆少卿、陇右群牧使,加银青光禄大夫

《郊庙歌辞·祭汾阴乐章·太和》原文,《郊庙歌辞·祭汾阴乐章·太和》翻译,《郊庙歌辞·祭汾阴乐章·太和》赏析出自王晙的作品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(或整理自网络),原作者已无法考证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古诗三百首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,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
转载请注明:https://www.gushisanbaishou.com/chaxun/4214.html

发布于:2016-06-15,热度:

关键词

王晙的诗词

王晙的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