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nu Search
 
 
 
 

陈衡恪

陈衡恪简介

陈衡恪(1876-1923)字师曾,号槐堂,又号朽道人。生于湖南其祖父府衙署中,祖籍今江西修水县义宁镇桃里竹圾村人。陈三立长子。近代著名画家、全才艺术家。

人物概述

  幼慧,6岁即自学绘画;10岁能作诗文。19岁从周大烈学文学,从范镇霖学汉隶、魏碑,从范肯堂学行书。光绪二十九年(1903)赴日本留学,初入弘文学院,后入高等师范攻读博物学。宣统二年归国后,先后在江苏南通师范、湖南第一师范任教员;民国3年(1914)赴京任教育部编审兼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及女子师范博物教员,5年兼任北京高等师范手工图画专科国画教员,8年任北京美术学校及美术专门学校国画教授。艺博功深。绘画、篆刻、诗文、书法兼长。曾得吴昌硕亲授。其山水画参合沈周、石涛笔法,喜作园林小景。写意花果取法陈道复、徐渭等人。聚诸家之长而别具新格,富创造性。常以“虚实相生”手法,大胆省略,以空衬实,画意深远开旷。且常与金石文字之情趣相融,别有风格。对文人画极为重视,曾泽日本大村西崖所著《文人画之复兴》,自撰《文人画之价值》。归结文人画有人品、学问、才情、思想四要素。每以诗文状所画之意蕴,褒贬鲜明,意气昂扬。如所画败荷枯苇和—枝挺立的莲蓬,题以“晓荷枯苇战秋风”。把本来易引人悲观失意之景,转为昂扬向上的刚强气概。又对《犬》画题诗云:“不信而今无孟堂,吠声吠影技偏长;颈铃俨若印悬肘,恃宠骄人两眼方”。对鸡鸣狗盗、仗势欺人之徒骂得痛快淋漓。其风俗人物画被称为中国最早期的现代漫画。多描绘劳苦大众生活,或揭露黑暗社会的现实。如《墙有耳》一画,以茶馆为背景,厅内正面赫现“闲谈莫论国事”几个大字;厅外墙边有入耳贴墙壁,探听厅内饮茶者的言谈,深刻讽刺了当时军阀统治镇压舆论的用心。他主张“以国画为主体,汇通西法,发展国画”。并极重视向国内外举办画展,以宣传中国画,繁荣国画艺术。民国11年,师曾应日本画家渡边晨亩之邀,赴日本举行画展,其画被争购一空。同时,还首次对外推荐展出齐白石之《杏花》,深受海外艺林赞赏。他的篆刻导源于缶翁。且于汉铜、鼎彝、砖瓦、陶文、泉布等博征广求。其章法古拙朴厚,刀法平实稳健,姚华先生誉为近代印人之最者。书法极得鲁迅推崇,早在宣统元年(1909),即为鲁迅翻译的《域外小说集》及《会稽郡故书杂集》题写封面,还多次为鲁迅篆刻“俟堂”、“会稽周氏”等印章。鲁迅极为珍视。鲁迅编印《北平笺谱》时,曾选入陈衡恪所作多幅,并在序中给予极高评价。文坛名宿乔大壮,对陈衡恪的治印有“方寸之间,气象万千”之誉。
  民国12年夏,因母丧而至染伤寒,于8月7日病逝,年仅48岁。其墓1956年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单位。陈衡恪死后,北京文艺界人士在江西会馆举行追悼会并展览其遗作。许多文艺界名人在会上发表沉痛演说,梁启超喻陈衡恪之死为“中国文化界之大地震”;评价陈衡恪是“现代美术界具有艺术天才、高尚人格、不朽价值的第一人。”陈衡恪遗著有《槐堂诗钞》、《染仓室印存》、《中国绘画史》、《文人画之研究》、《清代山水画之派别》、《清代花卉画之派别》、《绘画源于实用说》等。

作品风格

  陈衡恪工篆刻、诗文和书法,长于绘画,是一位全才的艺术家。其山水画参合沈周、石涛陈衡恪画作(40张)笔法,喜作园林小景。写意花果取法陈道复、徐谓等,并结合写生,聚诸家之长而别具新格。常以“虚实相生”手法,大胆省略,以空衬实,画意开旷深远。其诗作承其父之训,又染于岳父范肯堂之诗学至深,而不貌袭其祖若父。长篇短句,清新隽逸,借物托意,感怀时事。书法各体皆擅,中年以后日趋苍老刚健,矩法森严,喜用狼毫颓颖、坚实沉美,于古朴之中饶有秀气。篆刻早期受蒋仁、黄易、奚风等诸家的影响,后上溯秦汉,融会赵之谦,师承吴昌硕,逐步形成自己苍劲秀逸,古拙浑厚和气宇雄壮的风格。他善于创造性地把诗书画印溶于一炉或将画与金石文字之情趣相融,别具一番风格,或以诗文状所画之物,褒贬鲜明,意趣昂扬。如所画败荷枯苇萎和一枝挺立的莲蓬,题以“晓荷枯苇战秋风”,把本来易引人悲观失意之景,赋予昂扬向上的刚强气概。又对《犬》画题诗云:“不信而今无孟尝,吠声吠影枝偏长,颈铃俨若印悬肘、恃宠骄人两眼方”。对鸡鸣狗盗、仗势欺人之徒,骂得痛快淋漓。

个人作品

  陈衡恪遗著有《槐堂诗钞》、《陈师曾先生遗墨》、《染苍室印存》、《陈师曾印存》、《中国绘画史》、《中国文人画之研究》、《陈师曾先生遗诗》及其门生俞剑华搜集其论文、讲稿与题画诗词等资料编辑而成的《不朽录》,鲁迅与郑振铎合编的《北平笺谱》也有他的作品。

陈衡恪简介、陈衡恪个人资料出自的作品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(或整理自网络),原作者已无法考证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古诗三百首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,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
转载请注明:https://www.gushisanbaishou.com/profile/1200.html

发布于:2016-06-04,热度:

陈衡恪的诗词

陈衡恪的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