陆长源
人物简介
陆长源[唐](?至七九九)字泳,吴(今江苏苏州)人,官至御史中丞,宣武司马,善书法,行书代表作《玄林禅师碑》。
贞元中,长源为汝州刺史,以股仲容书流杯亭侍宴诗绝代之宝,乃为之造亭立碑,自记其事于碑阴。《唐书本传、欧阳文忠公集、书史会要》。
陆长源任建州刺史时,曾以扩大城域、建筑州城为施政要务。延长县城到周长九里为州城,增加城门到9个,即建溪、资化、建安、宁远、水西、西津、临江、通仙、朝天。此9门自宋以来虽有改变,但基本保留千余年前的旧貌。
陆长源效法常衮“始教闽人以学”,在建州“兴廉举孝,敬礼耆艾”,设置乡庠学校,广开文化教育,从这时起到宋代,建州名儒辈出,被誉为“海滨邹鲁”。
陆长源在扩大城域的同时,更发布法令:平均赋役,开辟田地,种植农桑,建立市场,大力发展生产,丰富人民生活。所以百姓歌颂说;“令我州郡泰,令我户口裕,令我活计大,令我家不分,令我畜成群,令我稻满囤。”政绩卓著,大得人心。
陆长源离开建州,入朝任都官郎中,复又出任汝州刺史。他为官清白自持。有人送他两辆车,他说:“吾祖罢魏州,有车一乘而图书坐之,吾愧不及先人”。后改任宣武官,其兵骄横,拟用峻法整治。可惜因他秉性刚直,不善应变,加之太自信,未先防患,竞遭到军乱杀害。长源死后,朝廷诏授节度使,赠封尚书左仆射。建州人民闻讯,无不嗟叹,遂荐祀于城隍庙右庑。
旧唐书《陆长源传》
陆长源,字泳之,开元、天宝中尚书左丞、太子詹事余庆之孙,西河太守璪之子。长源淑书史。乾元中,陷河北诸贼,因佐昭义军节度薛嵩卒后。久之,历建、信二州刺史。浙西节度韩滉兼领江、淮转运,奏长源检校郎中、兼中丞,充转运副使。罢为都官郎中,改万年县令,出为汝州刺史。贞元十二年,授检校礼部尚书、宣武军行军司马,汴州政事,皆决断之。性轻佻,言论容易,恃才傲物,所在人畏而恶之。及至汴州,欲以峻法绳骄兵;而董晋判官杨凝、孟叔度亦纵恣淫湎,众情共怒。晋性宽缓,事务因循,以收士心。长源每事守法,晋或苟且,长源辄执而正之。
及晋卒,令长源知留后事。长源扬言曰:“将士多弛慢,不守宪章,当以法绳之。”由是人人恐惧。加以叔度苛刻,多纵声色,数至乐营与诸妇人嬉戏,自称孟郎,众皆薄之。旧例,使长薨,放散布帛于三军制服。至是,人请服,长源初固不允,军人求之不已,长源等议给其布直。叔度高其盐价而贱为布直,每人不过得盐三二斤,军情大变。或劝长源,故事有大变,皆赏三军,三军乃安。长源曰:“不可使我同河北贼,以钱买健儿取旌节。”兵士怨怒滋甚,乃执长源及叔度等脔而食之,斯须骨肉糜散。长源死之日,诏下以为节度使,及闻其死,中外惜之,赠尚书右仆射。
新唐书《陆长源传》
陆长源者,吴人,字泳。祖余庆,天宝中为太子詹事,有清誉。长源赡于学,始辟昭义薛嵩幕府,嵩侈汰,常从容规切。嵩曰:“非君安能为此。”历建、信二州刺史。韩滉兼领江淮转运使,辟署兼御史中丞,以为副。入迁都官郎中,复出汝州刺史。遂徙宣武,政皆出司马。初,欲峻法绳骄兵,为晋所持,不克行。而判官杨凝、孟叔度等又苛细,叔度淫纵,数入倡家调笑嬉亵。晋有所偷弛,长源辄裁正之。晋卒,长源总留后事,大言曰;“将士久慢,吾且以法治之!”众始惧。军中请出帑帛为晋制服,不许。固请,止给其直。叔度希望又偿直以盐,乃高盐直,贱帛估,人得盐二斤,举军大怒。或劝长源曰:“故事,有大变则厚赐于军,军乃安。”长源曰:“异时河北贼以钱买戍卒,取旌节,吾不忍为。”众怒益甚。长源性刚不适变,又不为备。才八日,军乱,杀长源及叔度等,食其肉,放兵大掠。死之日,有诏拜节度使,远近嗟怅,赠尚书左仆射。
长源好谐易,无威仪,而清白自将。去汝州,送车二乘,曰“吾祖罢魏州,有车一乘,而图书半之,吾愧不及先人”云。
陆长源简介、陆长源个人资料出自陆长源的作品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(或整理自网络),原作者已无法考证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古诗三百首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,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转载请注明:https://www.gushisanbaishou.com/profile/524.html
发布于:2016-06-04,热度: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