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nu Search
 
 
 
 

徐坚

徐坚简介

徐坚(659—729),字元固,长城(今长兴)人。父徐齐聃,官中书舍人,为唐太宗贤妃徐惠之侄。自幼廷训,博览群书,唐宗室沛王闻其名,授纸为赋,异其才华。后进士及第,授太子文学。 武周圣历二年(699),任判官,擅长文章典实,又精三礼之学,与徐彦伯、刘知几、张说修《三教珠英》。书成,迁司封员外郎,再迁中给事,封慈源县子。不久,以礼部侍郎为修文馆学士。长安三年(703),与刘知几、吴竟等修撰《唐书》80卷。神龙三年(707)修成《则天实录》。

人物简介

  睿宗即位(710),授为太子左庶子兼崇文馆学士,进东海郡公,迁黄门侍郎。时监察御史李知古兵出姚州(今云南姚安)洱河,镇压少数民族,又请筑城,迫其输赋徭。徐坚则主张对少数民族不宜与汉族同法,恐劳师远伐,益不偿损。睿宗不听,用兵失败。
  唐先天元年(712),玄宗即位,累迁秘书监、左散骑常侍、充集贤院学士,转太子詹事,后出为绛州(今山西绛县)刺史,曾数次外迁。后累官东海郡公,特加光禄大夫。开元十七年(729)卒,赠太子少保,谥文。著有《晋书》、《大隐传》、《初学记》等,并注《史记》。在《初学记》中,主张“方志直文”。又与贺知章、赵冬曦辑《文府》20卷,续《文集》30卷,另有《唐六典》、《太极格》等。《张九龄碑略》中称徐坚的著作:“皆咨于故实,博于遗训,古今通变,河汉共高,或藏名山,或升天府;亹亹然,各得其所。”

史书记载

  旧唐书《徐坚传》
  徐坚,西台舍人齐聃子也。少好学,遍览经史,性宽厚长者。进士举,累授太学。圣历中,车驾在三阳宫,御史大夫杨再思、太子左庶子王方庆为东都留守,引坚为判官,表奏专以委之。方庆善《三礼》之学,每有疑滞,常就坚质问,坚必能征旧说,训释详明,方庆深善之。又赏其文章典实,常称曰:“掌纶诰之选也。”再思亦曰:“此凤阁舍人样,如此才识,走避不得。”坚又与给事中徐彦伯、定王府仓曹刘知几、右补阙张说同修《三教珠英》。时麟台监张昌宗及成均祭酒李峤总领其事,广引文词之士,日夕谈论,赋诗聚会,历年未能下笔。坚独与说构意撰录,以《文思博要》为本,更加《姓氏》、《亲族》二部,渐有条汇。诸人依坚等规制,俄而书成,迁司封员外郎。则天又令坚删改《唐史》,会则天逊位而止。
  神龙初,再迁给事中。时雍州人韦月将上书告武三思不臣之迹,反为三思所陷,中宗即令杀之。时方盛夏,坚上表曰:“月将诬构良善,故违制命,准其情状,诚合严诛。但今朱夏在辰,天道生长,即从明戮,有乖时令。谨按《月令》:‘夏行秋令,则丘隰水潦,禾稼不熟。’陛下诞膺灵命,中兴圣图,将弘义、轩之风,以光史策之美,岂可非时行戮,致伤和气哉!君举必书,将何以训?伏愿详依国典,许至秋分,则知恤刑之规,冠于千载;哀矜之惠,洽乎四海。”中宗纳坚所奏,遂令决杖,配流岭表。
  睿宗即位,坚自刑部侍郎加银青光禄大夫,拜左散骑常侍,俄转黄门侍郎。时监察御史李知古请兵以击姚州西贰河蛮,既降附,又请筑城,重征税之。坚以蛮夷生梗,可以羁縻属之,未得同华夏之制,劳师涉远,所损不补所获,独建议以为不便。睿宗不从,令知古发剑南兵往筑城,将以列置州县。知古因是欲诛其豪杰,没子女以为奴婢。蛮众恐惧,乃杀知古,相率反叛,役徒奔溃,姚、巂路由是历年不通。
  坚妻即侍中岑羲之妹,坚以与羲近亲,固辞机密,乃转太子詹事,谓人曰:“非敢求高,盖避难也。”及羲诛,坚竟免坐累。出为绛州刺史,五转复入为秘书监。开元十三年,再迁左散骑常侍。其年,玄宗改丽正书院为集贤院,以坚为学士,副张说知院事,累封东海郡公。以修东封仪注及从升太山之功,特加光禄大夫。坚多识典故,前后修撰格式、氏族及国史等,凡七入书府,时论美之。十七年卒,年七十馀。上深悼惜之,遣中使就家吊,内出绢布以赙,赠太子少保,谥曰文。坚长姑为太宗充容,次姑为高宗婕妤,并有文藻。坚父子以词学著闻,议者方之汉世班氏。

徐坚简介、徐坚个人资料出自徐坚的作品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(或整理自网络),原作者已无法考证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古诗三百首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,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
转载请注明:https://www.gushisanbaishou.com/profile/621.html

发布于:2016-06-04,热度:

徐坚的诗词

徐坚的名句